中学英语园地

浅谈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中学英语“体验参与式”

 

一、 前言

对于英语教学,最基础的授课方式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,答疑解惑。英语课程枯燥乏味,缺少学生的参与度。教师的作业布置,也以背诵单词和课文为主,评价方面也完全以考试成绩,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好坏的标准。并且,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短缺,授课环境较差,难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口语交流空间。因此,中学英语教师更要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,吸引学生注意力,激发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,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到课程教学中。

二、 英语中融入生活化内容,提高学生参与度

新课标英语教材区别于以往其他版本的英语教材,其好处就是教材的每一个单元内容都贴近学生的生活,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。例如,教材包含对天气的讨论、对人们相貌的描绘、对健康生活状态的指导、对课余生活的分享等,这些内容都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,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。但是,新课标英语教材,通常以城市学生生活为标准,很少有少数民族农村学生的具体生活案例,教材内容可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差异。因此,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中学英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进行合理课程设计,融入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内容。同时,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研读教材,了解发达城市学生的生活方式,激发其学习兴趣,引导学生走出农村。

例如,当教师讲授到“How do you get to school?”这一课程时,可以对学生的上学方式进行统计,然后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上学方式进行课程导入。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进行课程导入,能够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,激发学生的积极性,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。

三、 简化英语难度,增强学生自信

要保证学生对英语课程有参与感、体验感,就需要教师选择得当的课程主题,当教师选定较为开放性的选题后,可以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讨论。但是,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英语教学中,经常出现学生不参与小组活动的现象。学生不参与到小组活动中,一方面是英语对于少数民族农村中学生而言,是比较难懂而陌生的学科,学生自己不擅长的学科,通常抱有畏惧心理;另一方面,教师进行小组活动的模式都是固定的,缺乏灵活性,这种模式并不适合全体学生。因此,需要少数民族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进行量体裁衣,设计适合本地学生参加的课程。

例如,当教师讲授到“What’s the weather like?”这一课程时,教师可以使用课前准备好的天气预报图片,引导学生将天气的英语短句,同对应的天气粘贴到一起,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全国天气预报。通过对学生进行评选,选出最佳学生代表,为全体学生进行天气播报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,除了教师进行口语教学之外,让学生动手填写天气预报相关的英语短句,能够增强学生的动笔能力。同时,天气播报员的评比,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,促进其努力练习英语口语、发音,团队的评选还能增加学生的荣誉感,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发展。

四、 教学层次划分明显,引导学生学习思维

想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体验程度和参与感,就要将学生放到主体位置上,使其能够自主学习,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,对英语教材和课程内容进行主动探究,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,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会知识点。想要保证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自我突破,就要求少数民族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找准课程切入点,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分析问题和自主学习的方法,课程教学也要从简单到困难,一层层过渡,避免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,保证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英语交流技巧,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和水平。

例如,教师在教学过程中,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指导,可以适当设计课程之间的关联,从简单的“My family”课程教学开始向学生进行英语基础讲解,当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单词和语法后,不断提高课程难度,从介绍家庭慢慢上升到“Festivals”等节日的习俗讲解,逐渐提高课程难度,为学生进行知识延伸。

五、 教学融入情感,激起学生共鸣

提高少数民族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体验参与度,其目的就是通过课程教学,为学生制造充足的空间进行学习和交流,培养其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。除此之外,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,在教学的过程中,对学生的责任感进行培育,在教授学生知识点的同时,塑造学生人格。因此,中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融入自身情感,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,改变学生自身存在的各种缺点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使其发自内心地接受教师的引导,进而全面提高学生